Monday, September 27, 2021

班親會, 國文, dither

 上午及晚上的行程

而dither是週五的大帥課程





國文課, 加深又加廣, 亦古亦今~~
三大篇的文章, 發人省思, 足以成為人生議題!!
「天才、瘋子」,「正常、不正常」,「有病、沒病」,都是關於精神病患的二元標籤。高銘在《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其他角度的世界。如果我們能放下偏見,不輕易地用既定的視角去審視未知,給自己一個去理解的機會。或許不僅將可以更加瞭解精神病患,也將能夠更加認識自己。「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清楚,作者決定去詢問精神病患者,想知道他們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 

閱讀此書讓我撥開文字和表象的迷霧,更開闊地接觸這個奇妙的世界,打開對世界、生命的想像與思考。全書58篇訪談,作者用簡單的對話形式記下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沒有繁複修飾,卻步步進逼,拆掉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高牆,構築另一天地,使我們重新思考何謂正常,何謂瘋狂;為我們打開另一扇窗,看到其他角度的世界。 

其中一篇作者採訪一位受「四維蟲子」造訪而被認為有精神病的高中生,作者多次研修量子力學課程,只為了理解高中生所說的內容,訪談時並商請ㄧ位物理學教授共同採訪,過程中高中生與物理學教授對答如流。一個十七歲的精神病患描述一個在四維空間的生物也就是一隻四維生物,人類在牠四維空間來看只是蠕動的蟲子。的確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四維時空中,跨越時間軸來看,我們不斷的移動位置,它的軌跡就像一條蠕動的蟲子,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年輕人能有這種洞見,匪夷所思,令人驚豔,這個年輕人到底是精神病患?還是天才?而作者驚訝地看到桌上一疊疊生硬的外語專業書籍,而他只是個高中生。 

歌德說:「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也許真正的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只是被常人的價值觀蒙蔽了。關於天才與瘋子,問題不在於他想得太多了,或是其他人想得太少了。而是對我們來說,未知太多了,我們都是被未知所奴役著。


家政治人物的特點
一、公眾指標:上行下效、風行草偃
1.日月蝕: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 皆仰之。
2.北極星: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風行草偃: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二、治民方法
1.舉才: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方法: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有恥且格。
4.民本思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冉求為季氏斂財,子曰: 「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5.輕重緩急: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子貢曰:不得已 而去,三者何先?曰:先去兵,再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無信不立。
6.循序漸進: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 成。
7.事半功倍: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三、上位者才德態度
1.多才多藝:「君子不器。」 「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2.熟讀詩經: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 多,亦奚以為?」
2.哀矜勿喜: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8.仕隱行藏: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邦無道則隱,窮則獨善其身;邦有道則仕,達則兼善天下
四、為政目標
1. 國內: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2. 國外:近者說,遠者來。


親子關係:疫情隔絕人際交往,卻使家人相處時間變長,親子關係或更緊密,或更緊張。
1.孟母:仉氏三遷,為孟子安排一切,堪稱當代虎媽。
2.陶潛:責子詩: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以責備方式對待孩子,語多批評與無奈。
3.蘇洵:莫說登科難,小兒如拾芥。莫說登科易,老夫如登天。以讚賞肯定方式對待孩子。
4.蘇軾: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對孩子要求不多,平安長大就好。
5.龍應台:孩子會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洞悉世界的轉變,以尊重方式對待孩子,願適時放手讓孩子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