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床第二次實驗1/26 Thu~
有一定的成效了,有SOP!(河道及流速流量設定)
也建立了大致的沖刷流程!
但缺《
流速測量》及《
粒徑分佈》
1. 先舖沙至少1 cm,加水到預訂高度2.5cm by A浦!
(有兩個單切開關很方便,水的高度也可以再增加,當成是第一個結論)
2. 用B&C浦開始給水
(Big bottle, 有吸管約350根,用來穏定河道出水),
真正沖刷是低水位,水位高達一定高度(
值待測),沖刷力就減弱!
(第一個結論)
3. A浦逆抽回大水桶,
小心上下游兩側水位互動
(否則水會再沖刷河床),
水位降低到河床露出來,可觀察保護塊的效果!
(量出沖刷深度,找到保護效果最好的保護塊)
附註:
下一次要重畫
固定高度的側翼保護塊(高66寛60長60),
再量測前後的一元硬幣或棉線(變動的時間,沖刷深度),
及保護塊兩側側翼開始沖刷(到耳朵出現)及完全沖刷(見底)的時間!
來當成效用評估的參考數值!(參考CPC濁水溪管架橋簡報)